今年以来,民乐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,以系统思维谋布局、以精准举措破难题、以生态底色促发展,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中,绘就乡村生态振兴新画卷。
系统谋划布局,构建协同推进新格局。生态振兴绝非零散施策的“突击战”,而是久久为功的“系统工程”。民乐县立足县域实际,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关键抓手,锚定美丽民乐建设目标,制定实施《民乐县2025年乡村建设工作要点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要点》及《2025年全县持续推进“5155”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明确任务书、责任链与时间表,为生态振兴绘制清晰蓝图。在机制保障上,完善落实“市级主导、县区主体、乡镇主抓、村社主干、各方参与”的联动体系,推动生态环境、农业农村、住建等部门打破壁垒,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、生活垃圾处理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任务合力攻坚,形成“上下贯通、左右协同、全域推进”的工作格局,让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从“部门责任”变为了“全局使命”。
精准攻坚整治,擦亮人居环境新底色。聚焦群众关切的环境痛点,以“三大革命”为突破口,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“整洁有序”向“生态宜居”跃升。“厕所革命”改出民生温度。2025年全县计划新建改建157座卫生户厕已全部完成,排查厕所28613座,排查率100%。“污水革命”守住生态底线。通过集中收集处理、资源化利用等方式,全县172个行政村71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治理率41.3%。争取中央和省级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382万元,开展南古镇、民联镇整镇农村环境整治,预计12月底进行验收。全县无农村黑臭水体。“垃圾革命”重塑洁净空间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验收工作,完成全方位、立体式、无死角、全领域整治。持续完善基础设施,集镇垃圾转运站、村组垃圾收集点、收集车辆等设施覆盖率达100%。截至目前,清理整治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21处,清运垃圾1632.46吨,让“随手清”成为乡村新风尚。
丰富生态底色,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。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竞争力。以“扩绿、兴绿、护绿”为抓手,重点聚焦“四旁”、公共绿地、废弃地等开展绿化美化,全力构建科学绿化新格局。截至目前,全县有林地面积达62.71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16.51%,草原植被盖度达63.2%,城市绿地率达41.48%,乡村绿化率达34.8%。积极创建洪水镇吴庄村省级“和美乡村”和民联镇西寨村等5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,实现“环境颜值”与“产业价值”同步提升,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6.7%,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.1%,尾菜综合利用率达89%,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,形成了“种养循环、废物利用”的绿色农业发展格局。